星期五, 1月 07, 2005

史前魚類和蹴鞠

史前魚類和蹴鞠

文/褚士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的習慣,每次到緬甸出差的時候,總是會到路邊的小店買藤球,回到泰國的時候,送給喜歡踢球的小朋友們。

在快速現代化的泰國,真正藤編的藤球,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到球場看到孩子們玩的,大多都是塑膠做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他們玩塑膠藤球,雖然事不關己,卻不免覺得感傷,所以我從還沒有接受塑膠文明大量污染的緬甸,帶真正的藤球,先在水裡泡上一夜,讓藤吸收水分變得堅韌,隔天早上分送給球場的窮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可以更貼近自己的傳統。

藤球大小和手球差不多,規則和現代的足球也很類似,玩法基本上分成踢球射門得分的一種,還有另一種是投籃得分的,或許是因為踢藤球的傳統,所以西方足球很容易就在中南半島各國風靡,每到了歐洲盃或世界盃足球賽的時候,家家戶戶總是徹夜不眠守著電視機,各地組頭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不只賭錢,賭房子賭車子傾家蕩產的都有。

每次出入機場的時候,都有海關或是同機的緬甸人,在旁邊訕笑,覺得這個外國人怎麼這樣老土,竟然買這麼一堆不值錢的東西帶到國外去,但是我都不以為意,這樣我行我素做了一段時間,直到有個朋友到泰國來找我,看到我滿屋子的藤球,驚訝地大聲說:

『天啊!這不是蹴鞠嗎?』

『咦?促什麼?』我從來沒聽說過這種東西,更別說知道怎麼寫了。

這個喜歡讀中國歷史的朋友,很驚訝地看著我,

『怎麼?沒看過水滸傳嗎?』

朋友回到台灣以後,寄了E-MAIL告訴我他上網查的詳細資料,原來這項中國民間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活動,就是後來踢毽子的前身,相傳起源於軒轅皇帝傳上記載:「皇帝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今繫球也」。早在二千年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根據文史學家的考證,漢代畫像磚上就有記載踢毽者的圖像,因此踢毽子可說起源於漢代,而盛行於南北朝及隋、唐。

最早記載踢毽子活動的書是唐人釋道宣所著的《高僧傳》中記載:有一個名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並且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驚歎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公元467~499年)人,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就將他收徒弟惠光就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而少林寺武術也就開始採用踢毽子作為輔助工具之一。

到了宋代,參加踢毽子運動的人更普遍,當時在臨安城就有專門製作毽子的小手工藝人。而在唐、宋、元的時代,蹴踘(踢球)中有所謂的「白打」,這種踢法不設球場不立球門,可一人,也可二、三人,甚至多人共踢一球。表演者用頭、肩、背、臀、胸、腹、膝、足身體各部來玩球,花樣繁多,講求技藝高超,姿態優美。由宋人高永的著作《事物紀原》可推想,踢毽子是模仿「蹴踘」這項踢球運動演變而來的。

踢毽子到了明清時代也極為流行,不但有單人踢,還有多人踢,明朝劉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記載著:「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這說明了在楊柳兒枯,天氣冷的冬天,踢毽子正好可以暖身活血,可以禦嚴寒的氣候。

清人阮葵生所著的《茶餘客話》卷十八記載當時北京的踢毽情形說明踢毽子已被納入雜技團的表演中,而且是最精彩的項目。到了清末,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用來鍛鍊身體,作為養生的方法,而且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簧等相提並論,一些人也以會踢毽子為榮。

很小的時候踢羽毛毽子,外婆還曾經教我如何用布把豆子縫在裡面,自己製作,但是很快的,雜貨店兩塊錢一個花花綠綠的塑膠毽子,就取代了又貴又容易壞的羽毛毽子,我還記得每次不小心踢進水溝裡去,撿起來塑膠絲都會縮成一坨像髮菜的怪模樣,雖然惱火,還是照踢。

毽子在中國勉強流傳到現代,但是蹴鞠可就失傳了,萬萬沒想到,我在中南半島時常買來分送小朋友的,竟然就是這種在中國已經消失了的蹴鞠,那種感覺好像回到當時在埃及讀書時,跑到西奈半島的海邊學潛水,看到了許多醜陋的大魚,幾年後才在國家地理雜誌上讀到,那些竟然就是科學家以為早已經絕種的史前魚類。

旅行者的人生,總是充滿了驚奇。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