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07, 2005

史前魚類和蹴鞠

史前魚類和蹴鞠

文/褚士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的習慣,每次到緬甸出差的時候,總是會到路邊的小店買藤球,回到泰國的時候,送給喜歡踢球的小朋友們。

在快速現代化的泰國,真正藤編的藤球,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到球場看到孩子們玩的,大多都是塑膠做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他們玩塑膠藤球,雖然事不關己,卻不免覺得感傷,所以我從還沒有接受塑膠文明大量污染的緬甸,帶真正的藤球,先在水裡泡上一夜,讓藤吸收水分變得堅韌,隔天早上分送給球場的窮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可以更貼近自己的傳統。

藤球大小和手球差不多,規則和現代的足球也很類似,玩法基本上分成踢球射門得分的一種,還有另一種是投籃得分的,或許是因為踢藤球的傳統,所以西方足球很容易就在中南半島各國風靡,每到了歐洲盃或世界盃足球賽的時候,家家戶戶總是徹夜不眠守著電視機,各地組頭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不只賭錢,賭房子賭車子傾家蕩產的都有。

每次出入機場的時候,都有海關或是同機的緬甸人,在旁邊訕笑,覺得這個外國人怎麼這樣老土,竟然買這麼一堆不值錢的東西帶到國外去,但是我都不以為意,這樣我行我素做了一段時間,直到有個朋友到泰國來找我,看到我滿屋子的藤球,驚訝地大聲說:

『天啊!這不是蹴鞠嗎?』

『咦?促什麼?』我從來沒聽說過這種東西,更別說知道怎麼寫了。

這個喜歡讀中國歷史的朋友,很驚訝地看著我,

『怎麼?沒看過水滸傳嗎?』

朋友回到台灣以後,寄了E-MAIL告訴我他上網查的詳細資料,原來這項中國民間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活動,就是後來踢毽子的前身,相傳起源於軒轅皇帝傳上記載:「皇帝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今繫球也」。早在二千年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根據文史學家的考證,漢代畫像磚上就有記載踢毽者的圖像,因此踢毽子可說起源於漢代,而盛行於南北朝及隋、唐。

最早記載踢毽子活動的書是唐人釋道宣所著的《高僧傳》中記載:有一個名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並且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驚歎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公元467~499年)人,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就將他收徒弟惠光就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而少林寺武術也就開始採用踢毽子作為輔助工具之一。

到了宋代,參加踢毽子運動的人更普遍,當時在臨安城就有專門製作毽子的小手工藝人。而在唐、宋、元的時代,蹴踘(踢球)中有所謂的「白打」,這種踢法不設球場不立球門,可一人,也可二、三人,甚至多人共踢一球。表演者用頭、肩、背、臀、胸、腹、膝、足身體各部來玩球,花樣繁多,講求技藝高超,姿態優美。由宋人高永的著作《事物紀原》可推想,踢毽子是模仿「蹴踘」這項踢球運動演變而來的。

踢毽子到了明清時代也極為流行,不但有單人踢,還有多人踢,明朝劉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記載著:「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這說明了在楊柳兒枯,天氣冷的冬天,踢毽子正好可以暖身活血,可以禦嚴寒的氣候。

清人阮葵生所著的《茶餘客話》卷十八記載當時北京的踢毽情形說明踢毽子已被納入雜技團的表演中,而且是最精彩的項目。到了清末,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用來鍛鍊身體,作為養生的方法,而且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簧等相提並論,一些人也以會踢毽子為榮。

很小的時候踢羽毛毽子,外婆還曾經教我如何用布把豆子縫在裡面,自己製作,但是很快的,雜貨店兩塊錢一個花花綠綠的塑膠毽子,就取代了又貴又容易壞的羽毛毽子,我還記得每次不小心踢進水溝裡去,撿起來塑膠絲都會縮成一坨像髮菜的怪模樣,雖然惱火,還是照踢。

毽子在中國勉強流傳到現代,但是蹴鞠可就失傳了,萬萬沒想到,我在中南半島時常買來分送小朋友的,竟然就是這種在中國已經消失了的蹴鞠,那種感覺好像回到當時在埃及讀書時,跑到西奈半島的海邊學潛水,看到了許多醜陋的大魚,幾年後才在國家地理雜誌上讀到,那些竟然就是科學家以為早已經絕種的史前魚類。

旅行者的人生,總是充滿了驚奇。

星期一, 1月 03, 2005

沙發


電影《當哈利碰上莎莉》裡,當莎莉得知結交多年的分手男友,

竟然快速地與一個認識不久的年輕女孩結婚時,原本對分手一事還相當堅強的莎莉,
一下子就崩潰了,「為什麼他會選擇一個認識沒多久的女人,?
礄伎o不肯跟我結婚?」
當時跟我一同看電影,比我年長近十歲的朋友,忿忿地丟下一句話:
「男人之所以想結婚,不是因為你,而是時候到了,誰在他的身邊而已。」真的是這樣嗎?

時光飛逝,到了我那個朋友同樣年歲的今時今日,突然發現朋友說的話,只有一半是對的。
時候到了才想結婚的,不只是男人,女人同樣也是。
你的愛情史從頭開始評價,你最愛的那一個,
大多數不是你現在身邊,跟你交換誓言說願意照顧你一輩子的人。
結婚這件事,要是什麼我愛你就要嫁給你這麼簡單的邏輯,
那麼交往了十年八年的班對,就不會在出社會後迅速分手,又迅速各自嫁娶。
愛情跟結婚之間,還是有一段現實的差距需要去跨越。
為結婚而結婚這種事,即使你嗤之以鼻,卻無法做出什麼太具體的抗拒行為,
因為有許多人的確是因為這樣結了婚,這跟愛不愛,關係不大。

一個在三十歲左右時結婚的朋友,被問及結婚的理由?
氶A做出的反應是:
「因為覺得該結婚了,當時身邊又有一個人,雖然不是最好,卻也不是很差,
再加上身邊親朋好友的推波助瀾,就這樣結了婚。」

這就好像你走累了,極需一張椅子坐下來歇歇腿,身邊僅有的,卻只是一張小板凳,
或是一張普通的椅子,你是坐,還是繼續去找更好的椅子?坐下來,可以馬上坐下來歇歇腿,
繼續走,可能走到腿斷為止都還是那一張小板凳?
A你會怎麼選擇?
有人或許會說,那麼以前的最愛呢?
以前的最愛譬如沙發,很軟,很舒服,或許也很美觀,但那個時候,你的腿卻一點也不酸,
你需要的根本不是一張沙發,可能是一副眺望遠方的望遠鏡,或是能讓你跑得更快的直排輪鞋,
沙發只會絆住你的雄心勃勃,就算好到不能再好,又有何用?
又像當你準備大學聯考和公務人員考試時,當然希望可以得到「史上最準考前猜題」之類的資料,
但這個資料若是在你考完了,或是考上了之後才出現,就算是再好,也是沒用的東西,
那句「恨不相逢未嫁時」說的就是這樣的心情。
日劇《相親結婚》中,男主角光太郎在雨中為女主角節子披上毛衣時說過一句話:
「雖無濟於事,卻也聊勝於無。」正說中了想結婚卻沒特佳對象,只好屈就次佳對象的心情。
即時的,不見得是特別好;但即使是特別好,不即時又有何用?
■=□=■=□=■=□=■=□=■
~德國詩人
呂克特

遊戲機轉進家庭

遊戲機轉進家庭
美興起「繭居族」



■ 編譯湯淑君/紐約時報二日電


















外面的世界天災人禍頻仍,以致美國興起一股繭居趨勢,愈來愈多35歲以上已成家立業的人士捨得花大錢在家裡設置娛樂室,把小時投幣玩的小精靈、小蜜蜂、彈珠台等大型電玩搬到室內,一來可忘憂解悶,二來可拉近親子關係,使得這類懷舊的大型機檯遊戲買氣日增。
美聯社

世紀轉換之際,天災人禍不斷,據市場趨勢專家觀察,美國已興起一群繭居族,酷愛窩在家裡從事休閒活動,例如重溫昔日投幣玩「小精靈」(Pac-Man)等電玩的舊夢,使得這類大型機檯遊戲再度走紅。

現年39歲的抵押貸款銀行員蓋布瑞爾說,過去兩年來,他總共花了3萬多美元裝潢占地650平方英尺的遊戲室,裡面安裝七部大型機檯遊戲。此後,他發現父母比以前更殷勤探視五個孫子女,且打完招呼後就迫不及待往遊戲室裡鑽。蓋布瑞爾說,這筆錢花得值得,不但讓他「夢想成真」,也拉近了子孫三代的感情。

改裝休閒娛樂室可能是浩大的工程,蓋布瑞爾就請電工重新裝配整棟房子的電線。室內設計師巴克絲特發現,現在愈來愈多客戶願意付每小時200美元,請她在有限的空間規劃合適的遊戲組合。她說:「必須預留可靠手肘之處,另有其他考量。例如,總不好把通往彈珠檯的走道,設計在射飛鏢板的正前方。」

巴克絲特說,規模中等的休閒室占地約350平方英尺,「足夠擺一張撞球桌,以及一排三、四架的彈珠台或大型機檯遊戲,甚至還可擺個手足球台。」

蓋布瑞爾覺得還不夠。他捨得大手筆布置休閒室,反映1980年代在遊樂場投銅板玩小精靈和小蜜蜂這類大型電玩長大的人,現在用手把玩Sony
PlayStation 2這類家用電視遊樂器



搬遷那晚

搬遷那晚 / 溫少杰
─────────────────────────────────
你在我逐漸空盪盪的
屋內捲起裙角
包裹最後一箱的夜晚
角落遺忘的一只空杯
滿肚寂寞漲氣
陽台上垂掛的空衣架
仍獨立撐起輕飄的
我的身軀
車燈發出森芒的眼神
前方巷口橫置的記憶
久久不肯散去

雨刷啪啪地來回
快速擦拭--
我鼻樑上有
橫飛的雨